当前位置:国际交流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左锋闭幕式致辞

2023-01-09

尊敬的李军会长、马里奥 • 阿尔苏格雷公使、刘海年教授,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个多小时的隔空联线,“文明多样性与全球人权治理”国际研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落下帷幕。在此,我谨代表会议主办方,向出席研讨会的各位嘉宾,以及为研讨会成功举办提供帮助和支持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研讨会是在举世瞩目的中共二十大胜利闭幕后,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共同举办的国际交流对话活动,旨在通过交流研讨习近平主席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共二十大有关人权发展的重大部署,帮助国际社会准确理解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及中国在人权问题的基本主张,共商中外非政府组织加强交流互鉴、推动全球人权治理向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方向发展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科学谋划中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人权问题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与会嘉宾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具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整个研讨会紧张有序、互动频繁、交流深入,取得了预期效果。李军会长和佩雷拉大使在致辞中强调加强民间交往、促进相互友好的重要性,表达了推动非政府组织进一步深化对话交流、助力全球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的共同愿望。刘海年教授和柳华文先生作了主旨发言,介绍了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及中国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生动实践;10位嘉宾则在交流发言中共同分享了人权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并对人权交流合作的实现形式与途径进行了深入思考。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许多思想火花,在探讨中凝聚更多行动共识。下面,我想综合大家的发言谈几点认识,供诸位参考:
  第一,坚持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人权文明和谐共生。从大家的发言看,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人类文明是丰富多彩的,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生存土壤和条件,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正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多种多样的文明,共同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同样,由于国情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国人权发展道路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人权问题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理想国”,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评价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本国的人民最有发言权。经济社会发展顺不顺民心,合不合民意,能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这是衡量的重要标尺。实践证明,人权发展道路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人民幸福生活才是最大的人权。当今国际舞台上,极少数国家依托自身先发优势,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漠视自身存在的人权污点,不尊重文明多样性,不尊重其他国家根据本国国情选择人权发展道路的权利,蓄意制造“文明冲突”,动辄打着人权和人道主义旗号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甚至为了他们所标榜的所谓“人权”而不惜发动战争,危害地区和平稳定、侵犯他国主权,给他国人民的人权造成新的人道主义灾难。对此,国际社会应予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我们应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充分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积极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生。
  第二,尊重文明互补性,促进人权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国都有权利自主选择人权发展道路,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借鉴,要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的理念指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文明的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也是文明互补性的基础。文明的差异性,有利于不同文明互通有无和创新发展。人类今天享有的文明成果是各种文明相互取长补短、交流互鉴的结晶。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一再证明,人类文明总是在融合、互补中不断向前发展,绝不是某一家独领风骚。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珍惜,只有这样,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才真正成为可能。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创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奇迹,开创了人类人权文明新形态,谱写了世界人权文明新篇章。中国的实践和经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促进人权事业发展进步,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面对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文明冲突论,摒弃对特定文明的歧视与偏见,充分尊重文明发展的互补性,自信而又谦卑,自尊而又包容,以开放的胸襟和包容的气度,以尊重赢得尊敬,以文明互补促进文明成果共享,积极推动世界人权事业更好发展,真正做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第三,立足非政府组织独特性,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非政府组织具有非官方性、灵活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和优势,是开展友好交流、务实合作的重要力量,也是官方交流渠道的重要补充。与会嘉宾都认为,各国非政府组织特别是青年一代应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友谊互信,增进各国人民在人权问题上的相互了解与理解,携手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健康发展。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相处之道,贵在民心相通,重在携手同行。非政府组织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权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一员,在搭建沟通桥梁、反映人民意愿、凝聚社会力量、应对全球性挑战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近年来,中国非政府组织数量快速增长,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公共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部分非政府组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日益强烈。特别是世纪疫情暴发后,中国非政府组织通过物资捐赠、经验分享、志愿者派出等方式助力全球抗疫,展示出中国人民的真诚善意,体现了强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我们热切期待各国非政府组织、智库学者加强沟通联系,密切开展人权对话交流,努力扩大人权共识,不断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与友谊,共同助推世界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会议主办方,向与会的各位嘉宾,向辛勤工作的翻译老师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期待我们尽快线下相聚。
  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本次研讨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