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交流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届人权、民主与法治论坛参会发言

2022-11-29

2022年11月24日至25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届人权、民主与法治论坛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两名代表以视频方式参会发言,从推动数字技术应用造福人民、保障女性劳动者权利等方面介绍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陆海娜教授表示,新冠疫情对妇女工作权利的负面影响大于男性。今年10月,中国修订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男女需要平等照顾家庭。中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国家将改善托儿所社会服务,减轻妇女的护理负担。这些都是保障女性劳动者权利的好做法。

武汉大学法学院黄明涛教授表示,当新冠疫情袭击世界、无数人的生活发生改变时,各种基于数字的公共服务和社区治理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极大便利。中国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在线购物等方面为普通民众生活带来了福祉。

 在议题二"在逆境中学习:探讨疫情背景下民主受到侵蚀问题"中的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陆海娜
2022年11月24日
  新冠疫情对妇女工作权利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男性。工作权对于赋予妇女权力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后疫情时代促进妇女的平等工作权利是实现 “促进性别平等的复苏” 的关键因素。然而,如果我们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看国际人权关于工作权的标准,我们会发现这些标准主要基于男性的生活经历,因此存在一些主要盲点:1.忽视了妇女在家的无偿护理工作;2. 劳动力市场上的有偿护理工作被严重低估,报酬过低,因为它被认为是女性的工作;3. 对平等就业的主流理解是基于择优职场的理念,却忽略了女性拥有的职场资源远少于男性的事实,包括时间、精力、交通工具、数字技术技能和网络。
  因此,国际人权法需要进行调整,以解决这些性别盲点。例如,今年10月,中国修订了《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男女需要平等照顾家庭”。这十年间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也设定了减轻妇女家庭护理工作负担和促进家庭护理工作平等分担的目标。中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也指出,国家将改善托儿所社会服务,减轻妇女的护理负担。这些都是好做法的例子。
 
 在议题四“同舟共济:社会凝聚力与社区主导的抵御和应对体系”中的发言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黄明涛
2022年11月25日
  当新冠疫情袭击世界、无数人的生活发生改变时,各种基于数字的公共服务和社区治理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中国,数字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正在让每个人都能真正负担起和获得权利。在疫情防控领域,数字技术在三个方面给我们带来好处:
  首先,它将每个人纳入一个疫情监测网络,并创建一个健康账号。有了这样的虚拟身份,就可以在交通枢纽、居民社区、大学和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等关键地点快速进行查验,从而尽可能地维持日常的通勤。
  第二,通过智能手机,中国人已经把传统的商店购物变成了纯粹的"在线购物"。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得益于物流业的发展,通过应用程序购买日常用品已经变得非常容易。这不仅仅提供了便利,还大大减少了去超市和在超市感染的几率。因此,当被感染的死亡人数很高时,这就成为一种更安全的交易方式。
  第三,社交媒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们在疫情期间审视公共服务。数字技术空前地将政府和公民联系起来。公共部门利用社交媒体来宣传和解释他们的政策;另一方面,民众在这些社交平台上保持活跃,就疫情防控发表意见和建议,并更容易获得关注。
  当然,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向弱者赋能,也可以让强者更强。在疫情防控中,数字技术的普遍采用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也必须小心处理,同时做好对权利的保护,以免对个人隐私造成损害。数字技术也可能带来其他影响。例如,老年人可能不善于使用智能手机、或者根本就没有一部这样的手机。当我们大部分人都在享受快速查验、网上购物等等带来的便利时,也要努力让所有人都能跟上这个数字时代。